穿行于街道,错落有致的绿植映入眼帘;漫步于街头,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鼻而来……如今,推窗可见绿、出门即入园,已成为不少港城市民的生活常态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市聚焦城市人居环境提升,累计建成43个“口袋公园”,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“方寸之美”,正串珠成链,织就出一道道生机勃勃的绿色风景线,让市民在家门口邂逅“诗与远方”。


初冬的周末,暖阳普照,位于华昌路西侧、市特殊教育学校南侧的“星星花园”内热闹非凡。孩子们在儿童活动区嬉戏玩耍,家长们则陪伴在侧,相谈甚欢。“以前出去玩得往大公园跑,现在的‘口袋公园’就在家门口,小孩玩得尽兴,我也省心省力。”市民钱娴能告诉记者,每天放学后,她会带孩子来这里,短短几分钟路程,让亲子陪伴成了自然而然的日常。“现在这里就是我和小伙伴的‘秘密基地’,藏着好多美好回忆!”小学生周莙锜兴奋地说。


为提升区域环境品质与公共空间活力,“星星花园”于2023年完成改造升级,提供智能跑道与多功能复合型运动场地,并引入AR太极屏、虚拟骑行互动装置等智能健身设备,营造交互性运动健身场景。记者在现场注意到,这座“口袋公园”已然成为周边居民的“共享乐园”,老人们拉着家常舒展筋骨,年轻人随时组队酣战,居民牵着宠物悠闲漫步,勾勒出一幅“全龄友好”的和谐图景。

“‘星星花园’深度融入无障碍城市建设理念,除了确保无障碍通行,还设置了智慧导盲设施,为特殊人群打造安全、便捷、友好的游园体验。”市园林处工程科工作人员刘琳玉介绍,“星星花园”还引入公园智慧管理平台,可对园内监控、照明、能耗、灌溉等做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,将公园的“养护”升级成智慧模式。
“星星花园”的蝶变,是我市“口袋公园”建设的一个缩影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市积极推动城市绿化工作,科学规划“樟小园”口袋公园体系,秉持“小而美、靓而精”的设计理念,将街头转角、老旧小区周边及城区“边角地”等小微空间,改造为具有景观赏玩、游憩服务、文化展示等功能的公共生态空间。目前,43个“口袋公园”总面积超19万平方米,配套12处儿童游乐场地,14处运动健身场地,8处文化科普设施,17座休憩驿站廊架,12套智能互动设备,以“一园一主题”勾勒城市文化新名片。


在前溪公园、“橙趣无限”等“口袋公园”,儿童游玩空间融入自然;“书信驿站”以“折叠的时光”为概念,通过邮筒、景墙等元素唤醒城市记忆;劳模工匠文化园则打造劳模历史记忆带,传递匠心精神……“口袋公园”建设过程中,我市还创新“公园+”设计理念,植入康养、儿童友好、无障碍关爱等各类便利功能,形成“公园+养老健身”“公园+学习教育”“公园+文化记忆”等空间功能组合,一处处宜游、宜学、宜养、宜业的共享空间,让市民尽享“方寸之美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杨锦公路—东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等路段全线通车,港城的一条条交通动脉相继打通,不仅重塑着城市的空间格局,更为“口袋公园”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。“我们即将启动东二环绿化恢复工程,包括7.1公里的双向环城步道系统,同时结合主干道周边居民需求,科学布局‘口袋公园’点位。”市园林处主任陆洪鑫表示,未来将依托环线建设,通过步道串联起各个“口袋公园”,“串点成线”打造更加多元、便捷、舒适的绿色生活圈,实现高品质绿色生活的全民共享。
张家港房产网App
好房随时掌握